新百家姓十房屋貸款大戶4 劉
  文網路行銷/羊城晚報記者 劉雲 李春暐 通訊員 天宣
  圖/羊城晚報太平洋房屋記者 鄭迅
  祠宗自述
  家廟和宗祠,有一些區別。古時,有官爵者才能建家廟,作為祭祀祖先的場所。在廣州,可以usb稱為家廟的祠堂極少,而建造我的人,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:劉永福。
  在天河區廣州大道中的一片商業旺地中,我顯得特別安靜。每天來我這兒坐的人,不足五六十。但1898年的時候,這裡並不是現在的模樣,而是白雲山麓沙河之南的一處寶地。那時,這裡抬頭能見白雲山,山勢由西向東蜿蜒而來,兩條清溪從山頂湍流而下,在沙河坑處匯合,有“二龍搶珠找房子”之勢,加上前有龍崗,後有瘦狗嶺,風水甚好。
  我的主人劉永福,早年參加天地會起義,創建黑旗軍。19世紀應越南政府之請出兵抗法,後參加中法戰爭。運籌帷幄,英勇殺敵,屢建奇功,威震中外。在中日甲午戰爭割讓臺灣的危難關頭,他又毅然負起領導抗日保台鬥爭的重擔,身先士卒,浴血奮戰,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。
  1895年10月,身經百戰的劉永福從廈門出發,經漳州轉道潮州,回到廣州。或許是經歷了太多,這時的他對名利看得很淡,卻對生死感悟頗多,在賣了豪賢路的公館後,產生了建造一座家廟的想法。
  在廣州,已是總兵身份的劉永福和駐地百姓相處融洽,常與當地劉姓宗親來往。北郊夏茅有一個名叫鐵禪的和尚,原名劉秀,曾是黑旗軍的兵,後因信佛而皈依了。鐵禪會看些風水,在得知劉永福不想長期居住在官府分配的房子時,他決定幫助劉永福擇地建屋,最終選擇了我現在的位置。
  1900年,我落成了。這是一座具有典型嶺南建築風格的祠堂式建築。坐北朝南,深兩進,兩側設廊廡,前後以天井相隔。硬山頂,正脊有灰塑鳳凰、山水圖案。人字形封火山牆,藍色琉璃瓦當,如意形滴水。晚清嶺南著名書法家、詩人蘇若瑚為我題寫的“劉氏家廟”四個大字,明俊秀逸,則有龍躍天門的氣勢和筆致。
  經歷百年風雨,我依然挺立。雖然沒有了當年的鐵馬金戈的喧囂,但後進明間後金柱上劉永福親撰的一副對聯,依然擲地有聲:“策馬從南越歸來構數椽用妥先靈敢說聲威留穗石;整旅入神京捍衛把兩字遍貽同姓合存忠孝耀彭城。”
  當事人說
  廣州尚存兩處黑旗軍遺址在華工校內
  劉永福虎字
  刻白雲山上
  現任廣州市天河區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的江鐵軍,曾是廣州市文化局文物處的負責人,在任職1993年至1998年間,負責對全廣州地上(古建築)和地下(古墓)的文物保護。
  當記者見到這位女文博研究館員時,她提起了劉氏家廟得以保護的關鍵事件。“劉氏家廟是我從博物館到文管辦當主任時,第一個接觸的文物保護單位。在時任廣州市副書記石安海的主持下,廣州五金交電公司從家廟中遷出,劉氏家廟交回市文物館管理。”
  江鐵軍參與了《嶺南文化知識書系·南粵先賢》系列叢書的編輯工作,其中《劉永福》就是她本人獨立撰寫的。
  “劉永福一生只娶了一個老婆,沒有三妻四妾。”江鐵軍說,“閑暇之餘,特別喜歡寫他自己獨創的‘虎’字。該字一筆揮就,結構獨特。1898年重陽節,劉永福在白雲山登高回營後,躊躇滿志的他揮毫寫下了‘虎’字,後來同僚將他書就的字鐫刻在白雲山能仁寺前的摩崖上。”
  如果有心去找,現在天河區五山街五山路381號華南理工大學北11學生宿舍院內,還可以看到黑旗軍的營盤碉堡遺址。而黑旗軍的另一處文物遺址:劉義亭,也位於華南理工大學北區4號樓西。
  亭內中央立有一塊石碑,碑身高1.02米,寬57釐米,厚21釐米,碑座高61釐米。江鐵軍說,亭內的匾和紀念碑均為原件。碑文為1937年時任中山大學校長鄒魯撰寫。
  記者看到,整個碑文為繁體字,無標點。碑文書:本校校地為劉義將軍營寨之遺址。湘主席何雲樵先生捐資千元,建築此亭而留紀念。登斯亭者,咸能繼將軍禦侮之志,則民族復興可指日焉。
  同城同宗
  村中捐獻糧食修護縣城
  從化劉公祠賜名“萬石”
  秀林劉公祠:花都區花山鎮兩龍村,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(1896),1987年重修,占地面積613平方米。
  劉氏大宗祠:白雲區石井街大朗村大朗南街東二十三巷,始建於1947年,占地面積1274平方米。是禺北劉氏合族祠。
  劉氏大宗祠:白雲區人和鎮民強村民強路69號,始建於明末,1994年重修,占地面積1341.6平方米。
  萬石劉公祠:從化市江浦街漢田村,始建於明天順八年(1464),建築占地858平方米。原供奉劉氏先祖,清嘉慶年間村中捐獻1萬石糧食修護從化縣城,賜名為萬石劉公祠。
  昌風劉公祠:增城市荔城街光明村石門樓社,始建年代不詳,建築占地1065平方米。是廣府建築和客家建築的結合。
  劉氏宗祠:增城市石灘鎮麻車村,始建於明嘉靖年間,2004年維修。建築面積1592平方米,占地面積2082平方米。石刻精美。
  劉氏宗祠:增城市朱村鎮橫朗村三社,始建於明代,1926年維修。建築面積825平方米,木雕精美。
  上期餘音
  韶關珠璣巷《李氏大宗祠》
  是先祖“棟公”家族發祥地
  佛山李先生來函稱——
  韶關珠璣巷《李氏大宗祠》
  是先祖“棟公”家族發祥地
  上期李姓宗祠的內容,讓佛山李先生想起2008年探訪韶關南雄沙水村珠璣巷的尋蹤之旅。
  李先生說,900多年前,和珠三角其他姓氏遷徙的過程一樣,珠璣巷曾是他先祖“棟公”由江西吉安南遷廣東新會的停留中轉站,所以,那裡也可以說是家族繁衍的發祥地了。
  《李氏大宗祠》位於珠璣巷村的西北角,耗資700多萬元、2006年新修建落成。宗祠景觀有:前廳、群賢廳、祭祖廳(祖堂)、功德廳、功德園、聚龍湖、聚龍橋七個部分。
  宗祠大門門楣上,雕刻著香港李東海博士題的“李氏大宗祠”五個大字。李氏大宗祠匾和紅木大門、紅石雕刻的對聯為東莞市政協原副主席李盧謙宗長敬奉。
  在宗祠第二進的《群賢廳》里,左側牆掛“武魁星燦”,右側牆掛“文曲星輝”,介紹古今李姓將領12名,文官12名。而李先生的先祖“棟公”畫像位於“文曲星輝”的第三行第三位。祖堂右側牆上懸掛著彩色精緻的《隴西堂李氏世系圖表》,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去看看。
  下期預告陳
  下期推出陳姓宗祠,重點介紹陳姓聚居的村落:官洲村,那裡有陳氏大宗祠、觀生陳公祠、德勝陳公祠等。如您對本期內容感興趣,或您對粵地劉姓宗祠有更多更新瞭解以及信息,可寫郵件告訴我們。郵箱:yuedixunzong@126.com。
  劉雲、李春暐、天宣  (原標題:劉氏家廟:英雄聲威留穗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b80vbzic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